疫情之下的活动人,请不要「被焦虑」

切勿焦虑,毕竟未来可期。

众所周知举办线下活动的本质就是通过聚集某些特定人群,在某个特定的场景里将甲方爸爸的产品信息传达的更到位,更彻底,也更深刻更真实的一种广告宣传行为。

但面对目前这个疫情,这个“行为”举步艰难,正是因为我们活动人承办的每一场活动都必须要有最重要的观众—“人群”。

 

01

进入“冰河世纪”

因为疫情的到来,有很多人说中国按下了2个月的“暂停键”,因此,许多行业特别是实体行业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进入了寒冷期,对此我想说的是,那活动行业就是进入了“冰河世纪”。

因为对于活动公司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资金链,虽然疫情是在1月底至2月,公司都停止了运作,但是此时此刻的逐步复工也好,怎么都轮不到活动公司的彻底恢复,再多的线上办公,其实就只能写写方案,比如某个写字楼未来一年的节点性活动,计划策划案,或者是某个商场的开业仪式方案,这些确实都是可以线上做到,但是实施或者落地是一件属于不可抗力因素的事情。

员工在工作,成本也在支出,但是收入却是建立在活动确定落地并签署合同的瞬间,而绝不是反复反复的写方案,见客户改方案的过程当中,毕竟付费比稿或者写稿这件事上在这样的市场恶性竞争上是没有指望的,从2月到可以恢复到落地的第一场活动的时间还有多久,我经验尚浅无法预判。

 

02

光脚的真的不怕穿鞋的

也正是因为无法预判,很多人已经在这次疫情中慌了手脚,也有不少人私信我说没有活动执行,没有单,公司小发不出工资,这个时候怎么办?

我相信这种情况的公司绝对不是少数而是绝大多数,大公司虽然没到致死的地步,但估计也是重伤,我认为这不代表着大公司就一定能活,小公司就一定会死透。

大公司意味着收入高,但是运营人力成本也高,有时候虽是高收入却是低利润,在2019年我就知道很多家公司其实连13薪都发不出,连自家年会都简化起来,很多活动人翘首以盼的提成,因为没有达到公司业绩而全拿底薪生活;

但是面对同样没有市场的情况下,小公司本身就是低成本,甚至有时候是低收入却是高利润的情况,心理素质过硬的老板本身很多时候就是一个人带着几个人干的小公司模式,一句“公司没了”最多给点遣散费,然后蛰伏到危机结束后,再重新组建团队继续小团伙开干的也比比皆是(甚至还有过深圳知名的一些公司也干过这种事情)。

大公司就没办法这样,据闻有一些公司选择裁员等自刀来缩减成本的行为被一些业内人士并不认可,哪怕公司此时此刻只是想活着而已。

所以,大公司不代表就是能扛住暴风雨的大树,小公司也不代表就是温室里的花朵,扛不住暴风雨,光脚的有时候还是真的不怕穿鞋的。

 

03

线下绝不会被线上取代

冰河世纪的来临,活动公司似乎陷入了风雨飘渺之中,这个时候一种观念开始在这个行业里盛行起来——“线上营销在此次疫情当中优势全线突出,线下优势不再,甚至成了致命伤,活下去唯有转型线上”等论调,甚至举出了很多线上营销的巨大成功等例子。

个人认为,线下的优势是绝不会被线上取代的,最多是弥补了短板而已,起码现阶段是不可能,因为没有一个介质是可以打破线上与线下次元的,线下最重要的就是实感体验,这是目前线上不借助任何科技手段的话是不可能实现的,就算是借助了类似VR等高科技产品,在目前推广使用程度上,是没办法做到线下带给每一位来参加到现场体验。

反而其实一直以来,优秀的线下活动能带来的流量和效果甚至可以说是惊艳的程度,比如:淘宝造物节就是典型一场从线上向线下的大型场景营销活动,来的商家都是淘宝平台的优秀商家,如果效果不佳,阿里不可能每年都要举办如此盛大的一场活动,甚至是一年比一年更为盛大呢?

多样的文化单元结合从古至今的潮流元素,传统与创新的融合,被精心设计的梦网一般联合构成,在多个纬度呈现了一场体验感极佳的场景营销,这绝对不是一场线上活动可以达到的效果,因为消费者更希望可以与自己想要的东西发生“触摸”“对话”“体验”。

也不否认双十一、双十二、618等线上活动的巨大流量或者是一些线上刷屏也好,或者是营销炒作带来的爆炸性话题,但是,他们给的却不是线下活动能给到的难忘记忆点。

现在是个信息爆炸时代,每个人在线上接受的信息都是五花八门,变着法出现在自己眼前,更多的时候显得消费者是被动,信息3秒记忆的理论被许多广告人贯彻落实,以至于我们看到第一秒无感的东西即可刷走,除了业内人士,真的记得自己遇到过的线上活动的消费者又有几个呢?

于他们而言那些更多的都是“广告”范畴内的东西,就如同是他们在视频网站上花了一次钱都没办法躲开的广告,你期望他们能记得多久呢?

但是线下活动却不一样,他们作为参与者,其实是主动性去接受信息,而非被动轰炸,他们的专注点在哪里?就在于你想给他们看到的是什么,线下活动可以充分显示出一场活动的主动性,对观众用尽一切“手段”来进行精准传播。

比如现场场景搭建的色彩搭配,明暗饱和度高低等等都是一种可以考究的心理暗示,演讲者的语言肢体包括LED上的icon或者ppt都是经过巧妙设计,都是一种不断向观众进行心理暗示的手段,还有现场的灯光配合明亮音乐的舒缓欢快,座椅是否有靠背,游戏互动设计等等。

每一个点,每一个环节只要经过精心设计,当观众主动的走进这个备受精心设计的空间,一场活动结束后,可以保证的是,他们会以忘怀的心情离开。

另外,更多只会说人我曾经参加过一场在哪里举办的怎么样怎么样的活动,好像没什么人会说自己参加过什么什么样的线上营销活动吧?这就是一场优秀的线下活动的魅力,是线上无法比拟的难忘点,所以,活动行业依旧前景无量,只要蛰伏活下去,说是迎来的报复性消费这么说是绝对不为过的!

 

04

请不要被焦虑收割

那既然是前景无量,此时被进入冰河世纪的我们应该如何自处呢?

我没有活动公司,我也不是设备供应商,但是我能从个人角度来分享下,至少我们不能自暴自弃。

如果你是一个策划,应该趁着这段时间多做一些案例分析,案例可囊括线上至线下皆可,从多个角度比如品牌营销目的去做多个方面的分析,来提高自己的经验值和技能值。

如果你是个客户经理,多看品牌营销方面的书准没错,也和自己的客户保持联系,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如果你是个执行,就好好复盘自己过去的案子和别人案子的优势,可以改进更多的地方,自己也学习下分析案例品牌文化的思维。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在自己吃饭的技术上进行巩固,在其他技能上上经验值,就算最后公司没了,只要技术硬,蛰伏到机会来临,就是你大展拳脚的时候。

当然,也有很多人现在开始贩卖焦虑,为了卖线上课程收割朋友圈的焦虑韭菜,或是公众号标题党,通过焦虑10w+的文章没少拿这次疫情说事,或者做一堆做抖音做视频卖课程的软广,这段时间我看到的这些,我想说的是—这个社会蛋糕就那么大,成功经验真的让人人都知道的话,那成功起来就太容易了。

所以往往拿出来的东西都是听着很有道理,但是已经过时或者已经没有实用性的“快餐”,请问谁会把赚钱的路子到处说,赚钱了怎么还来卖课程?卖课程不就是为了赚钱吗?

 

05

请既来之则安之

大家只需要有危机意识即可,不需要过分的焦虑,毕竟又不是你一个人不能上班,又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工资减半,或者公司破产了,当然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对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对比在自己有专职工作上去考虑做一些副业,其实,我更建议大家平时有理财的习惯,毕竟搞副业是真的需要精力和时间才能做得好的,踏踏实实得走,踏踏实实得干,脑子要清新,思路要清晰,不焦虑就不会被轻易收割。

未来是可期的,机会如星雨,只要自身硬,随遇而安,做好随机应变的准备,方为上策。

本文来源 活动汪(公众号ID: event_wang)一枚CC 原创,由阿菲推荐发布,观点不代表策划人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1

发表评论